簡單生活練習│整理衣物─淘汰篇
最近整理衣櫃,淘汰了一些不再穿的衣服,並根據生活所需添購新衣,想簡單記錄整理過程的思路,做為未來採購、淘汰衣物的依據,也希望自己不要再花冤枉錢買了不會穿的衣服,形成另一種浪費。這篇記錄的是自己淘汰衣物的步驟與心得。
第一步:找出少穿、沒在穿的衣物,思考少穿或沒在穿的原因
整理過程中,我發現下列六種情況,很容易導致擁有者少穿或沒穿過那件衣服。
1.狀況不佳的衣服
例如嚴重蟲蛀、破損、有大面積污漬且無法去除的衣服,這類無法靠修補恢復原狀,也找不出再利用方式的衣服,通常也不會再穿。
另一種被歸類在狀況不佳的衣服,是製作不佳,造成自己不想穿。問題可能出在用料、打版、剪裁,例如我曾買過一件快時尚品牌的衣服,每次穿都會脫屑,衣料碎屑沾得到處都是,導致我常常要花時間拍掉身上的衣料碎屑,所以沒穿超過四次我就淘汰了這件衣服。關於快時尚品牌能說的實在太多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。
2.不適合自己身形、穿衣習慣的衣服
這個情況可以分成客觀上的不適合與主觀上的不適合。所謂客觀上的不適合,是穿上去無法讓自己看起來身材很好,甚至會凸顯身形缺點,或者看起來不合身、穿起來不舒服的衣服。例如洋梨身型的人穿窄裙,會顯得下盤很大,沒有加分效果就算了,還暴露身材缺點;穿上去容易感覺悶熱,或感覺身體疼痛、喘不過氣的衣服,為了避免身體不適已經很久沒拿出來穿了。
所謂主觀上的不適合,是過於挑戰自身穿衣偏好的衣服。例如不喜歡會露肚子的上衣、認為穿裙子很不方便、不喜歡特定色系的衣服,那麼即便衣服版型很適合自己,穿著者也會因為下意識認為穿起來心理不自在,而不想穿這件衣服,久而久之衣服就是放在衣櫃內佔據空間。
3.因為太喜歡、即便不合身還是買下的衣服
這類型的衣服通常對於自己的身形來說過小,或許購買當下認為自己只要靠調整飲食、多運動,瘦下來就能穿上,然而實情是,如果沒有過人毅力、或者有人從旁協助生活(例如幫忙帶小孩,讓自己有空檔能去運動),想要在當季就瘦下來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而且就個人觀察,很多人從衣服買回去開始說要減肥,但過了三年都還沒瘦下來,這種時候就不要太勉強自己,因為代表有些因素讓你沒有執行、難以執行減肥計畫,又或者有其他因素導致你瘦不下來,所以就不太可能穿這類型的衣服。
4.因為身形巨幅改變而沒在穿的衣服
我目前沒遇到這個狀況,但看過一些實際案例,例如因為疾病、懷孕、飲食控制比較不佳、瘦身成功,導致身形改變,原有的衣服不再合身。對於這種情況,我認為不一定要馬上丟掉衣服,可以依照喜好程度分類,先淘汰就算身材真的變回原本的樣子、也完全不會想穿的衣服,其他的等身體調養好了、或者過些時日再決定。
5.適用場合很少的衣服
有些衣服很明顯只適合用在婚宴、派對、典禮等情境,手邊有超過10件,但一年內參加這種活動不超過5次,很自然地不太會穿這些衣服。
6.不知道如何保養,或懶得保養的衣服
例如只能手洗、不能使用洗衣機清洗的衣服,以現代人生活忙碌、工作時間長的狀況來說,要撥出時間、體力手洗衣服,恐非易事,一旦想到「啊這件衣服要手洗,我懶得花時間體力處理」,便會想逃避穿完完衣服後無可避免的手洗情況而不穿,久而久之就不太會穿這件衣服了。
第二步:記錄確定不想留下的衣物的特徵
在找出少穿的衣物,並決定哪些要淘汰後,我會列一張清單,記錄被淘汰的衣服有哪些特徵,做為未來採購衣服的參考,以避免自己重蹈覆轍。
這個做法確實在日後添購衣物時很有幫助,例如挑選工作衣物時我再也不會買窄裙、魚尾裙這類不適合自己的衣服,改穿A字裙、寬褲,讓我不再擔心自己看起來身材不佳,行動上更加方便,也更能專注在工作上。
第三步:思考可能的處理方式
究竟該如何處理淘汰衣物呢?我的作法是把衣服分成狀況不佳、狀況尚可、狀況佳三類。對於這三類衣服處理方式如下:
1.狀況不佳:直接丟棄,如果是買來沒多久就因為狀況不佳被淘汰的衣物,務必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再花錢買這種東西,既消耗地球資源還浪費自己的錢。
2.狀況尚可:對於狀況尚可的衣服,例如大致上沒問題但局部起毛球、領口鬆弛出現荷葉邊、需稍微縫補等情況,可以動手修補、在家穿、當運動衣,或者改造成抹布,也可以直接贈送給需要的人。
3.狀況佳:如果要尋找接手的人,可以詢問有無親友需要、自行上架拍賣、拿給二手衣物商店販售、捐贈。如果想留下來,可以思考是否能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、是否願意花時間動手或找人改造、有無其他的使用方式,如此一來,又能發揮衣服的功能。
以上三個步驟是我整理、淘汰衣物的方式。在整理、淘汰衣物的過程中,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形、喜好,不啻為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。例如我發現人會有買下不適合的衣物,有時候是因為不夠了解自己的習慣,而會擁有很多東西、甚至不停買買買,背後暗藏自己對於某些概念、想法的執著,反映自己對於某件事情的價值觀。所以整理衣櫃不只是在整理自己所擁有的物品,同時也在整理自己的思緒、觀念。就數量來說,我所擁有的衣物數量離膠囊衣櫃、極簡衣櫃還很遙遠,充其量是在練習簡單生活模式,希望未來在落實簡單生活能有所進步。
留言
張貼留言